客服热线

0898-88889999

手机:13988889999
电话:0898-88889999
QQ:88889999
邮箱:admin@youweb.com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
特色疗法二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特色疗法 > 特色疗法二

11岁女孩被母亲同事猥亵 检察机关协同司法社工助力受害未成年人走出阴影

更新时间:2025-06-11 05:38:14  点击量: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5月3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韩飏)2024年的一天,11岁女孩刘青(化名)到母亲的工作单位写作业,期间与母亲同事王某某聊天,王某某趁机将门反锁对女孩实施猥亵。刘青被猥亵后,出现情绪低落、精神萎靡等症状,母亲询问得知女儿遭遇后报警,2025年2月17日,法院以王某某犯猥亵儿童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九个月。这是最高人民检察院、会工作部今天联合发布的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中加强社会工作服务典型案例中的一例。

  2023年3月17日,《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发布并实施。作为我国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它的出台标志着相关工作迈入了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的新阶段。在该标准指导下,当前司法社工已有序嵌入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全流程,尤其在心理干预、社会调查、观护帮教等关键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检察机关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个性化帮教方案。

  案发后,检察机关在介入侦查引导取证的同时,主动联系女孩母亲询问刘青状况,得知女孩在案发后出现噩梦频发、情绪波动大等一系列创伤反应,且因自行委托的心理咨询师未能与女孩建立信任关系,女孩对心理疏导工作产生强烈的排斥心理等情况,于是检察机关委托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介入。在充分核实刘青家庭情况、性格特点及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共同制定“个体脱敏+家庭赋能+社会支持”被害人保护救助服务方案。

  经了解,该案具有单亲家庭、熟人性侵、性教育缺乏三个特点,疗愈心理创伤、修复人际交往信任是疏导工作的关键。为有效缓解女孩恐惧应激情绪,检察机关协同司法社工将初次见面地点约定在开放式森林公园,通过陪伴散步、聊天等方式舒缓刘青紧张情绪,建立初步社交安全联结。同时,司法社工观察发现刘青喜欢小动物,便将小动物引入后续疏导情境。通过委托其担任“宠物护理员”,借助人宠互动引导其理解并接纳自身的情绪变化。

  经充分建立信任关系,刘青逐渐能够主动讲述案件带来的困扰。司法社工进一步引入“OH卡牌”叙事疗法,引导她将创伤经历外化为“发生在卡牌上的故事”,重点进行认知脱敏,破除自责、遭遇侵害的羞耻等负面感受,鼓励其参加舞蹈课程释放压力和不良情绪。经疏导,刘青个人尊严感、价值感产生正向转变,积极融入集体,参与学校各类活动,并主动向检察机关申请参加庭审,直面内心恐惧,勇敢走出阴影。

  2024年12月,检察干警与司法社工在联合家访、掌握心理疏导进展情况过程中得知,刘青母亲曾在幼年遭遇类似侵害且未及时获得心理疏导,导致成年后难以与男性建立信任关系。刘青年幼时就与丈夫离异,该创伤经历进一步激化了刘青母亲因本案产生的焦虑、愧疚情绪,甚至产生女儿人生将重复不幸的消极想法。

  为避免焦虑情绪的不良传导加重其女儿创伤,检察机关与司法社工针对刘青母亲特殊情况梳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重点,设计多种活动帮助她化解忧虑情绪,并组织母女参加“户外园艺互动”“专属树洞时间”和“新起点仪式”等活动,重建家庭生活秩序,强化家庭成员情感连接。经过针对性帮扶,刘青母亲有效缓解了焦虑情绪及创伤阴影,与女儿重建良好亲子关系,家庭监护功能得以改善。

  为帮助未成年被害人解决愈后难题,检察机关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建立协作机制,选派固定司法社工在检察机关“驻岗”,常态化协助检察办案。考虑到未成年被害人救助周期较长、所需资金较多,积极协调链接有关部门的救助帮扶资源,为家庭经济困难的被害人提供身体康复、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所需资金,并从学校教育、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等方面完善未成年被害人救助体系。2022年以来,该区检察院协同各方力量,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多元化、个性化救助帮扶,帮助22名被害儿童走出阴霾,重回阳光生活。

  最高检未成年人检察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遭受性侵害的未成年人往往都有心理上的严重创伤,帮助他们重回阳光生活是未成年人检察高质效办案的应有之义。检察机关将不断深化与党委社会工作部等相关单位的协作配合,进一步推动司法社工深度参与涉案未成年人的心理干预、社会调查、观护帮教、教育矫治、社区矫正以及技能培训等工作,切实将未成年人保护的司法政策和法律具体要求落到实处,不断提升工作质效,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返回列表页】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 电话:0898-88889999 手机:13988889999
 ICP备案编号:琼ICP备8888888号